高层住宅本身就是集体主义的产物,它的出现是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殊的历史形态应对特殊情况的结果,这种高楼在国外叫公寓,一般是给单身汉居住用的,或者给特殊人群做临时住所,更多高层的用途是作为办公场所,主要给出差旅游难民学生或者单身妈妈这些人群临时居住。
— 德川小昭 Tokugawa Koakira🦉 (@TokugawaKoakira) February 16, 2023
以前什么人能住上楼房这都叫做大院,只有大单位的员工才能住上高楼,比如什么厂大院什么局大院等等,你住在这个大院里,就代表你是有这个身份的,你是有单位的,你是城里人。等到房改之后,开始开发商品房,大部分中国人第一次住上现代化高楼建筑其实也就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情,
— 德川小昭 Tokugawa Koakira🦉 (@TokugawaKoakira) February 16, 2023
高层住宅在某种程度上其实跟荷兰的郁金香有点类似,属于一种当时人们认为是一种值得投资的好东西,可是可能过上几十上百年,人们会觉得这种投资很可笑。高层住宅的问题其实有很多,比如群居没有隐私的空间,就跟大家住在一个山洞里,然后把山洞隔开几个房间其实是一个模式,
— 德川小昭 Tokugawa Koakira🦉 (@TokugawaKoakira) February 16, 2023
他们以后共同的命运都是沦为贫民窟,几乎没有什么交易的价值,所以你想投资千万别买高层,即便地段再好也不要投资高层建筑。就算在北京,三环以内的高层住宅都不不值得投资,当然北京三环以内没有高层,即便有也不值得投资。
— 德川小昭 Tokugawa Koakira🦉 (@TokugawaKoakira) February 16, 2023
广告